癌症:了解它,面对它,战胜它
一、癌症不是“绝症”,而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
提到癌症,许多人会联想到“死亡”“痛苦”“绝望”。但事实上,随着医学的进步,癌症早已不是“不治之症”。
世界卫生组织(WHO)指出:1/3的癌症可以预防,1/3的癌症可通过早期发现治愈,1/3的癌症可通过科学治疗延长生命。
癌症更像是一种“慢性病”,科学认知和积极行动是战胜它的关键。
二、癌症是如何发生的?
人体由数万亿个细胞组成,正常情况下,细胞会按程序分裂、生长、凋亡。但当细胞内的基因发生突变(比如受辐射、化学物质、病毒感染等因素影响),某些细胞可能“失控”,无限增殖并形成肿块,这就是肿瘤。
良性肿瘤:生长缓慢,不扩散,通常无害。
恶性肿瘤:即癌症,会侵袭周围组织,并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到全身。
三、防癌比治癌更重要!这5件事你能做到
1、远离致癌物:
戒烟!吸烟是肺癌、口腔癌等的头号诱因。
少饮酒,酒精与肝癌、胃癌等密切相关。
避免霉变食物(含黄曲霉素)、加工肉类(含亚硝酸盐)等。
2、健康生活方式:
多吃蔬菜水果,减少高糖高脂饮食。
每天运动30分钟,控制体重。
接种HPV疫苗(防宫颈癌)、乙肝疫苗(防肝癌)。
3、定期筛查:
肺癌:低剂量螺旋CT(高危人群)。
乳腺癌: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。
肠癌:肠镜(45岁以上建议做)。
胃癌、食管癌:胃镜。
4、关注环境与心理:
减少接触甲醛、苯等有害化学物质。
长期压力大、情绪抑郁可能降低免疫力,增加患癌风险。
5、了解家族史:
部分癌症(如乳腺癌、卵巢癌)有遗传倾向,家族中有病史者需更早筛查。
四、警惕身体的“求救信号”
癌症早期常无症状,但以下情况需警惕:
异常出血:咳血、便血、阴道不规则出血。
不明肿块:乳房、颈部、腋下等部位出现硬块。
长期不适:持续咳嗽、吞咽困难、腹痛、声音嘶哑。
体重骤降:无原因消瘦(如3个月减重10%以上)。
疲乏感:充分休息后仍无法缓解的疲劳。
注意: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,但及时就医排查是关键!
五、治疗手段日新月异,癌症≠死亡
现代医学为癌症患者提供了多种治疗选择:
手术:早期癌症的根治手段。
放疗/化疗:精准杀灭癌细胞,副作用较过去显著降低。
靶向治疗:针对癌细胞特定基因突变,精准打击。
免疫治疗:激活人体免疫系统,让免疫细胞“反杀”癌细胞。
质子治疗、CAR-T细胞疗法:新技术为晚期患者带来希望。
关键点:个体化治疗是趋势,医生会根据癌症类型、分期、基因检测结果制定方案。
六、患者和家属需要怎样的心态?
科学看待:不盲目恐惧,也不轻信偏方。
积极沟通:与医生充分交流,参与治疗决策。
心理支持:家人陪伴、心理咨询或病友互助能缓解焦虑。
带瘤生存:晚期患者可通过规范治疗实现长期生存,提高生活质量。
癌症是生命的挑战,但人类从未停止与之抗争的步伐。从预防到治疗,从科技到人文,我们拥有更多武器和希望。
与其谈癌色变,不如行动起来:关注健康、定期体检、保持乐观。
记住:癌症防控的钥匙,始终握在你手中。